内蒙古大学诚邀海外英才申报优青(海外)项目

作者: 时间:2023-01-16

一、项目简介

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3年继续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申报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3年1月1日(含)以后,具有博士学位;

(3)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4)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3年3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5)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2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三、限项要求

执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四、相关待遇

项目获得者直接聘为“骏马计划”A3岗。聘任期间享受税前年薪80万元,住房补贴100万元。急需学科,一事一议。

科研启动经费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和研究计划商定,实验类理科、工科类450万元,非实验类理科等在150万元。急需学科,一事一议。

配偶需要就业的,由学校协助解决就业,子女需要就读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可在内蒙古大学附属中学、附属小学和幼儿园就读

五、申报说明

1.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按照项目指南要求,与学校签订工作合同或者意向性协议,于2023年3月5日前登录信息系统(https://grants.nsfc.gov.cn),在线填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

2.本项目纳入无纸化申请范围,项目获批准后,将申请书的纸质签字盖章页装订在《资助项目计划书》最后,一并提交。签字盖章的信息应与电子申请书严格保持一致。

六、联系方式

学科领域

请符合条件且有意向依托内蒙古大学申报者将个人简历发送至学院联系人电子邮箱,并抄送至人才工作办公室邮箱(rcb@imu.edu.cn),邮件主题格式为:姓名+2023海外优青。

应聘及意向性协议签订等 请咨询:

内蒙古大学人才工作办公室  谷老师

联系电话:+86-471-4992750

电子邮箱:xiaojun.gu@imu.edu.cn

具体项目申报 请咨询:

内蒙古大学科学技术处:刘老师

联系电话:+86-471-4992357

电子邮箱:ndkjc6@imu.edu.cn

学院/研究院/中心联系方式

   

七、学校简介

内蒙古大学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市,距北京400余公里,乘坐高铁两个半小时即可到达。学校成立于1957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自治区主席乌兰夫任首任校长。学校于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7年被批准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2004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省部共建”大学,2012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高校(“一省一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2022年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

全校有在编教职工19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290多人。现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国家级“四青人才”7人、“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3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



版权所有  内蒙古大学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大学西路235号邮编:010021邮箱:webmaster@imu.edu.cn 蒙ICP16002391号-1